截至去年底,全市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累計達到2234個,盤活耕地、林地、“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約270萬畝,閑置農房10570套,帶動372萬農民成為股東。 [詳細]
鄰封鎮政府積極組織郵政、順豐、申通、圓通、極兔、京東等快遞公司,在全鎮設置50余家快遞網點,方便果農在家門口就近將柚子銷往全國各地。
12月8日,在重慶市長壽區焦鄰長壽柚股份合作社外,隨著一聲鏗鏘有力的發車令,載著1600余件長壽柚的貨車轟鳴啟程。
12月7日,重慶市長壽區鄰封鎮2022年長壽柚擂臺賽在鎮政府舉行。通過評選,鄰封鎮上坪村柚農易曉玲種植的長壽柚獲得金獎。
12月6日,由重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西南大學聯合主辦的重慶市2022年世界土壤日知識競賽結束,有3萬余人參與。
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旨在宣傳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導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如何了解我們腳下的土壤?答案是土壤普查!
經專家評選,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
12月4日,重慶市2022年世界土壤日知識競賽將正式啟動。
萬物土中生!為提高全民保護土壤意識,促進廣大市民知曉我國及重慶市土壤資源情況,鼓勵全社會珍惜愛護土壤,提高人們對食物之源、生態文明重要性的認識,現面向全市征集重慶市2022年世界土壤日活動手繪宣傳圖。
近年來,南川按照“景城鄉”、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著力構建“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的全域“景城鄉”空間形態。
城口縣將持續對城口老臘肉產業提檔升級,用3至5年時間,讓生產規模達到1.5萬噸,產值實現20億元以上,帶動2萬農戶直接增收。
目前,城口縣聯合中糧集團營養研究學院、重慶市畜科院等機構,已完成初步成果的研究開發,預計年底前全新的城口老臘肉將呈現在廣大消費者面前。
重慶農產品出口今年突破不斷——2月,豐都縣人工養殖的14噸、價值近40萬元西伯利亞鱘出口到越南,成為重慶鮮活水產品走出國門“第一例”……
去年,梁平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97萬畝,總產量達35.75萬噸;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268元,高于全國、全市平均水平。
即日起至12月30日,璧山將圍繞“藝、戲、集”三大版塊開展系列活動,將鄉村禮俗、傳統文化與現代都市生活方式有效結合,用藝術扮靚鄉村。
開幕式上,演職人員分別表演了長號《豐收樂》、苗族舞蹈《曬秋》、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等文藝節目,歡迎四方賓客的到來。
近年來,重慶在推動農業保險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前8個月,農業保險共計為全市174.1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35.1億元。
通過新產秋糧托市收購、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等措施,進一步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近年來,北碚區農業農村委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為重點,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建設現代糧油產業示范區。
我市近期啟動實施了“災后蔬菜生產核心技術集成應用”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有效平衡9-12月蔬菜生產和供應。
巨豐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灌溉面積為12000畝。永豐堰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灌溉面積為4000畝。
資源圃內現保存有9屬24種14變種共1880份柑橘種質資源,資源數量僅次于美國國家柑橘資源圃,位列世界第二、全國第一。
近日,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2022中國品牌價值榜”。其中,重慶的“江津花椒”“奉節臍橙”等上榜。
近年來,大順鎮依托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政府+國企+社會資本+村集體+農戶”共贏發展模式,建成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500畝。
近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召開視頻調度會,部署應對新一輪降雨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各區縣局高度重視,提高警惕,確保防范措施落實到位。
當地筍農每人每天能采筍6000多根,40多天的采筍季里,人均收入最高可達1萬元。
在這場保衛中藥材的“人鼠大戰”中,王從知的捕鼠手藝重新派上了用場,捕鼠如今成了他的職業。
香椿是被人稱為“樹上蔬菜”,是陽春三月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合川區銅溪鎮選定紅油香椿打造“菜籃子”基地,以小椿芽培育出大產業。
在渝北區興隆鎮有一個智慧育苗工廠,通過農業數字化改造,開展工廠化蔬菜優質種苗生產,可年產優質種苗1.5億株,供給渝北80%的蔬菜種苗市場。
市林業局對林業植物檢疫證書辦理流程進行了調整優化,推出“線上+線下”雙渠道并聯辦理,實現林業政務服務隨時辦、掌上辦。
力爭9月底種植業和林業保險賠付結案進度達到50%以上,確保10月底前基本完成賠付。
“艷椒465”是市農科院選育、重慶科光種苗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朝天椒新品種,大果高辣,商品性好,畝產可達1800千克以上。
近年來,我市把再生稻作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鼓勵農民把再生稻當作一季莊稼來種,堅決守住守好糧食安全的底線。
為應對前段時間的晴熱高溫,確?!安嘶@子”產品供應,重慶已組織11個產業技術指導組,深入區縣督促指導抓好蔬菜、畜禽、水產品抗旱生產工作。
近期重慶市通過保障菜種供應、技術示范推廣等系列“組合拳”,確保本月20日速生葉菜播種面積超過1萬畝,3個月內供應市場量可達3萬噸以上。
為全面落實山東 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八次聯席會議要求,日前,重慶優質農特產品走進山東節慶展銷活動在濟南銀座玉函店啟動。
因成績突出,梁平區農業農村委被授予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告第一批72個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圃)和19個國家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庫名單,西南大學國家柑橘種質資源圃入選。
該案成功打掉“捕撈—收購—運輸—銷售”全鏈條跨省非法捕撈犯罪團伙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2名,查獲涉案野生漁獲物1400余斤。
重慶新確定武隆豬腰棗等6個地理標志農產品為2022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重點支持對象。
農戶通過引水灌田、打抗旱劑保持水稻葉面水分等方式抗旱。從目前收割的情況來看,當地水稻基本上能夠穩產,有望實現豐收。